网站首页|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站内导航|

信息详情

信息详情
“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课题实施方案
[查阅次数:44次]  [发布时间:2016年9月16日]
一、课题提出:
    当今的幼儿教育,受到追逐利益的商业化思想的影响,受到“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望子成龙”的大众教育意识的影响,受到一批低素质的甚至缺乏专门训练的人员进入的影响,受到幼儿园课程小学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背离《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的现象,存在着幼儿失落自己的生活世界的现象。
纵观一些研究成果与研究动态,各幼儿园都比较重视《纲要》中所提倡的“生活化”的理念。“课程生活化”这个说法我们经常看到。但是往往只指向“生活”的某一方面,或者只是理论上的综述,“课程生活化”应该有其更综合、更系统、更丰富的内涵与相互关系,在其组织策略上更将有巨大的空间可以探索。
课程的生活化理念,是要让幼儿回归自己的生活世界,这不只是为了教育的成效和课程的成效,更是为了幼儿生命的成长,为了让幼儿的生命不受扭曲,让幼儿生活在真实的生活世界里,因为只有处在生活世界里的儿童才可能享有美好的童年。但是,能否把这个理念真正落实在课程目标的制定、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过程中,似乎还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因此,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研究为丰富和发展幼儿园课程设计和实施,换回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具有重大意义。
二、理论依据: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三大原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化立足于幼儿的生活,以生活为背景,在生活中处处都是教育,选择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内容,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能力中发展,在生活中创新,养成幼儿良好的习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幼儿的生活能力。
三、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生活化:“生活”是指人的各种日常活动或指人的生存、活着,它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化”是指转变为某种性质的活动状态。本课题将“生活化”界定为将幼儿从固定在幼儿园内的教学中解放出来,给幼儿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人物、过程的机会,让幼儿在与现实生活的融合、交流中产生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探索周围世界。
课程: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交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幼儿园课程:只要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各种活动都是幼儿园课程。包括游戏活动、教学活动、日常生活活动。所以不光是传统意义中的“上课”它是融于一日活动中,以游戏为主要形式,以幼儿直接经验为主。新纲要中按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领域来分了。
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是指在设计、组织、实施幼儿园课程时,要把幼儿园课程与幼儿的日常生活、幼儿的感性经验联系起来,使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获得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也就是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时应更多地带有生活的色彩,使幼儿在学习、活动时感到轻松、自然、亲切和温暖,不觉得与他的生活相隔甚远,也不觉得是一种负担。
四、研究的目标:
    1.探索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具体目标、内容、方式和途径,有效地选择幼儿生活中的内容作为课程的组成部分,构建开放的、整合的“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课程特色。
    2.善于挖掘、选用、收集生活中的材料创设和谐宽松的氛围,让教学活动回归生活,养成幼儿良好生活、学习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3.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评价途径。
    4.通过课题研究,全面提升幼儿一日生活质量,使教育的过程成为幼儿美好生活的过程,同时也锤炼一批优秀的骨干教师,提高幼儿教师一日活动组织能力,全面提升教科研意识与质量。
    子课题:1.小班组:一日生活中养成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2.中班组:幼儿园开展生活化艺术教育的实践研究。       
            3.大班组:一日活动中品德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五、研究的内容:
    1.幼儿园各领域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
    研究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必然性、必要性和可能性,从而揭示生活对幼儿发展的价值,形成有关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基本理论观点。
    2.幼儿园教学活动组织形式生活化研究。
    在自然生活中实践,在参观实践中体验。让幼儿融入到社会大环境中,深入家庭、走向社区、漫步田野进行参观、调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挖掘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工具材料、自然材料等物质资源。通过参观、访问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设施,让幼儿与社会中的人和物充分接触,了解成人的劳动、社会的分工与合作,增进幼儿对自身、他人、社会的理解,获得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同时创设生活情境,鼓励幼儿开展角色游戏,让幼儿的社会知识经验在游戏交往、冲突中得到提高,并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去,促进幼儿的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的发展。
    3.幼儿园教学活动生活化的评价途径研究。
幼儿园教学活动既是教育的途径,也是教学评价的途径。衡量幼儿发展的依据,最核心的是幼儿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教师努力营造平等、信任、和谐的人际氛围,与幼儿同玩、同乐、同学习,在轻松愉快的师幼交互活动中,观察记录幼儿在现实集体生活中的各种表现,分析判断其学习和发展的状况,探索适合我园的教学活动生活化评价途径。
六、原则、方法:
    (一)研究的原则:
    一是理论研究,主要是从多学科的理论视角研究生活与幼儿发展和幼儿园课程的关系,研究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必然性、必要性和可能性。从而形成有关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基本理论观点。二是实践性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对幼儿园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的考察,了解生活在幼儿园课程中的现实的位置和作用,并进而以有关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思想为指导,进行生活化的课程设计和实施的探索,以形成相关的实践策略。
    (二)研究的方法:
    研究中的基本方法主要有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观察法、个案分析法,经验总结法。
七、步骤: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16年2月—2016年8月)
    1.发放调查问卷,分析了解情况。
    2.进行理论文献的收集和整理。
    3.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16年9月—2020年8月)
    1.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
    2.各班进行对幼儿的教学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3.小结阶段性研究成果。
    4.根据小结的情况纠正不足,突出重点进行研究。
    5.根据分工各组进行研究,搜集过程研究资料,形成、修订和完善过程研究成果。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2020年9月—2020年12月)
    1.课题组成员总结研究成果,撰写心得体会。
    2.整理开展的课题研究教育活动内容,形成园本案例集。
    3.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八、保障措施:
    1.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专门的课题研究小组。并想邀请区的领导专家进行课题的论证、指导帮助。
    2.幼儿园保证研究过程中经费的使用,所需设施设备的提供,教师研究成果的奖励,保证研究课题的有效进行
    3.课题负责人园长,在课题研究成果和论文发表上有显著的成绩,有很强的教科研能力和组织能力。
九、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课题主持人:季莉春
    子课题负责人:刘小红、徐海英、张轶男
    课题组中心成员:袁学莲、朱斌、杨娟、陈丽娜、陆晓倩、李丽娟、于秀娟等。
十、成果表述:
    阶段成果:课题有关的实验课、研究心得体会交流、案例研讨、展示活动、成果集。
    最终成果:展示课题研究实验课、撰写结题报告、推广研究成果。
十一、参考文献:
    陈鹤琴所倡导的活教育及整个教学法。
    张雪门所倡导的行为课程。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三大原理。
上一篇:无  |  下一篇:课 题 研 究 情 况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