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周市宏盛幼儿园 大班年级组
一、课题的提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德育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所以说,养成良好的道德和文明行为是幼儿德育的主要任务。现在的幼儿他们是家庭的中心,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衣食住行”样样有人包办,家长生怕孩子们吃不饱,穿不暖,受人欺负;还有一些年轻的家长在不知不觉中偏向了智力开发,放松了孩子的德育教育,养成了孩子自私、暴躁、霸道、没礼貌以及娇气、胆怯等不良习惯。为此,幼儿园应采取多种措施,将德育教育落到实处。教师可以通过对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观察和引导,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和集体规范的教育,使幼儿的个性和社会性相得益彰、和谐发展。
二、理论依据
1.所谓“德育教育”,就是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
2.德育教育包括: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培养幼儿的同情及助人行为,培养协商与合作意识,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
三、概念界定
幼儿园的德育教育是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德育教育规律,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渗透品德教育。从常规习惯入手,做到品德教育与学习、生活相结合,是培养幼儿良好品质最有效的方法。
四、目标
萌发幼儿爱家长、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对人有礼貌,态度和蔼,会用礼貌用语;尊敬和爱护国旗、国徽;知道中国的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热爱祖国,热爱中国人民解放军。
九月目标:懂得爱护小弟弟、小妹妹;尊敬国旗;
十月目标:会礼貌待人,尊敬老师和其他人;知道中国全称。
十一月目标:知道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
十二月目标:懂礼貌,会做客,尊敬老人;
一月目标:了解父母工作,关心父母。
二月目标:知道个人行动不能影响集体,关心集体
三月目标:并学会交流、合作。
四月目标:懂得关心同伴,学会与人沟通;
五月目标:知道少数民族。知道劳动的重要性。
六月目标:与同伴友好相处,懂得谦让。
微型课题方案:
大一班:一日活动中幼儿品格的培养。
大二班:幼儿在交往中合作能力的培养。
大三班: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身心健康。
五、研究内容
广义的德育教育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人道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根据德育教育的总目标,我们可以把幼儿德育教育的内容概括为:
1.在思想上:萌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人民、爱父母等情感;培养幼儿关心集体并服从集体的集体意识,有初步的集体荣誉感;具有积极、乐观、勇敢、坚强的人格特征。
2.在品德上:教育幼儿要讲文明、懂礼貌;培养幼儿诚实守信、好学好问、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等良好品质。
3.在行为上: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生活、学习、卫生习惯;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及自我保护能力;遵守社会公德及法律法规、爱护公物、爱护动植物,具有基本的环保意识等。
六、研究方法
1.说服教育法
说服教育法就是通过例举事实、讲解道理,使幼儿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即利用一些故事或真实的事例,通过讲解、交谈、讨论等方式向幼儿阐述简单、深刻道理的教育方法。运用此方法,教师可以帮助幼儿分辨是非好坏,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情操,使幼儿掌握正确的行为准则,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就是给幼儿树立学习和模仿的榜样,以别人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为去教育、影响幼儿的一种方法。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是幼儿学习的一种手段,教师可以利用榜样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对幼儿进行激励和感染的教育活动。例如:教师通过确立“好榜样”、“你真棒”的评选活动,为幼儿树立学习的好榜样,激发幼儿的上进心,培养幼儿的进取意识。
3.行为练习法
行为练习法就是教师通过组织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按照正确的行为准则去反复进行实践的方法。
(1)实践活动的练习。
利用游戏活动强化幼儿的品德行为。如:游戏《找朋友》对幼儿进行礼貌用语的练习。利用竞赛活动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锻炼幼儿勇敢、坚强的意志。如:《健康娃娃》的评比,使幼儿在你追我赶的氛围下养成了良好的卫生及生活习惯。利用体能竞赛,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教幼儿如何正确对待输赢。利用参观活动培养幼儿的规范行为能力。如:组织幼儿参观家乡的建筑物、公园等,不仅让幼儿在感受家乡美的同时萌发爱自然、爱家乡的真实情感,还帮助幼儿掌握了集体活动的行为规则,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
(2)日常生活的练习。
《纲要》中曾指出:“幼儿园德育应贯穿于幼儿生活的各项活动之中,从常规教育入手,使德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随时随地的进行教育”。以常规化的教育手段,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来园、离园时的礼貌用语练习(“你好”、“再见” 等);对幼儿进行最基本的文明礼貌行为的培养。游戏活动后,要求幼儿及时收拾玩、用具等常规行为的练习,使幼儿的习惯在常规中得以养成。 3、节日和活动的练习。利用节日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如:“建党”、“建军”、“国庆” 及每周的升旗仪式,让幼儿在了解我国历史的同时萌发爱国情感。利用“妇女节”、 “重阳节”对幼儿进行尊敬长辈、热爱父母的情感教育;利用“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让幼儿在了解我国文化历史的同时热爱我们的民族。利用“植树节”、“地球日”、“无烟日”等环境日的宣传活动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3)环境熏陶法
环境熏陶是指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在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感染、熏陶幼儿的道德品质,培养、促进幼儿品德行为形成的方法。教育环境包括:幼儿园、家庭、社会三方面的环境。环境是一种无声的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在环境的创设中,应充分利用空间、活动材料等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如:教师利用教室或走廊的空间或墙体,布置、设计“祖国山河”、“家乡风光”、“美丽家园”等主题环境墙。通过图片的收集与展览,不仅使幼儿对祖国的伟大、家乡的美丽、家庭的幸福、班级体的温暖有了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同时还激发了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家人的真实情感,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情感的启蒙教育。另外,教师还可利用活动室的“图书角”、“娃娃家”、“自然角”等区域,让孩子们通过自主阅读、自主体验、自主表演等形式,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七、步骤
第一阶段:课题启动阶段
1.建立课题研究小组,制定研究制度。商讨课题方案的设计,确定负责人。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
2.确定课题研究的计划和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
全面开展课题研究,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并对幼儿进行跟踪观察和分析。
1.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2.充分挖掘五大领域教育活动内涵,在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开展养成教育。
3.在活动不断总结经验,探讨方法与途径。
4.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的联系,取得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第三阶段:反思总结,整理结题阶段
汇总资料,分析总结,写出结题报告。
八、保障措施
在园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指导下,本课题于2012年9月被立项为园级子课题并在大班班组幼儿中进行实践研究,通过初步研究,教师们对于幼儿的养成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及实践经验。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家园合作,主要实行了以下措施:
1.加强课题组成员的理论学习。
2.通过家园互动引导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观念,与家长互相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养成教育。
3.通过集体教学、榜样示范、随机教育等手段对养成教育的研究。
九、人员分工
子课题负责人:刘小红
课题组成员:孙海艳、陆樱嘉、朱晨燕、陆晓倩、吴佳鸿
十、预期成果
1.六个一。
2.个案跟踪。
3.课题实验课。
4.实施情况记载。
5.信息卡。
6.论文。
7.方案及总结性报告。
十一、参考文献
1.《甘肃教育》2011.10期
2.刘国永.德性涌现与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张鸿燕.香港与内地学校道德教育之比较[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4.朱文娟.幼儿德育教育的实施技巧[M].中国土族:2008年夏季号.63页。
5.孙兰芝.道德教育的反思与探讨[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015.9